秀吉统一日本的进程越接近尾声,被从日本本土驱赶出镜的欧洲传教士就越多。
这些传教士若是经商路路过澳门,确实会同刚刚带领日本使团返回东亚的范礼安产生交集。
因此范礼安在澳门得到的关于日本的消息应该是极为可靠的。
朱翊钧于是问道,
“甚么传闻?”
张诚回道,
“范礼安听说,朝鲜自去岁开始便陆续接待已然断交数十年之久的日本倭使。”
“当时九州强者岛津义久投降、对马岛主宗义调投降,丰臣秀吉野心勃勃,竟向朝鲜提出要朝鲜国王亲自来去倭国京都进献拜谒的要求。”
“此番要求原本是委托对马岛岛主代为转述,而对马岛一向依赖朝鲜物资,早前又自称为朝鲜王朝的家臣,于是对马岛主无奈以家臣橘康广假扮日本国使前往朝鲜。”
“橘康广去朝鲜时,手持书信中夹有‘天下归朕一握’之倨悖言辞,且橘康广一路举止倨傲,屡屡讥讽朝鲜军民,招致朝鲜的不满,最终橘康广一无所获,回国复命之时,惨遭丰臣秀吉处死。”
朱翊钧问道,
“既然橘康广一无所获,说明朝鲜并无通倭之意,何来此后‘陆续接待’之说呢?”
张诚道,
“橘康广等人去朝请求通信之时,朝鲜始知倭国篡国之事,因而朝鲜思虑再三,最终以‘水路迷昧’拒绝了倭使。”
“可朝鲜也听说,如今丰臣秀吉精兵百万,乃倭国自古未有之盛时,去岁二月时,倭寇又大举进犯损竹岛与仙山岛等地,且承其锐气,直捣边城,实非以往偶然犯境之比。”
“倭国虽兽心难测,但朝鲜国力衰微,若以边境事安而计,则不得不与倭国虚与委蛇。”
“只是奴婢心想,朝鲜素为‘礼仪之邦’,那丰臣秀吉现为人臣,本无有外交之权,朝鲜既与其无奈交往,将来未免不会被潜移默化。”
“倘或朝鲜君臣私通倭国,甚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