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姨,德国人当初还真没说谎。”梁远答道。
bb最初扔给共和国的pc75研计划相当于后世收费软件的阉割体验版,维持一款载客过7o人、最大起飞重量接近四十吨的大型支线客机生产、研团队至少需要15oo人,按商飞在德国组建人力资源为参考。整个团队年均1。5亿美元是最少的开销。
按照pc75八年左右的研周期12亿美元仅仅可以满足项目的人力成本而已,当时限于共和国穷掉渣的国际形象,bb根本没有针对pc75项目全新建厂的打算,最大限度利用共和国和bb现有的航空生产工厂、设备才是pc75项目的选择。
当然,一旦选择利用现有设备生产pc75,bb相对共和国航空工业先进了无数的硬件设施就代表着bb在生产方面的话语权要远大于共和国。也意味着pc75项目的合同分工德国人处于强势的主导地位,绝不可能谈成远嘉和bb达成的那种成果。
所谓出多少钱就享受多大的收获,免费的午餐压根就不可能在国际合作中出现。
远嘉之所以能在1oo客机的项目分工上和bb平分秋色,在bb生产研体系之外另起炉灶和bb均摊所有的投资风险才是重点。
在当初成立b宇航的谈判中远嘉和bb针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达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比如远嘉背靠共和国的广阔市场、在国内民航界有一定的影响力,bb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采购先进技术的良好管道,这种双方公认的优势都是一对一对的相互抵消,最后bb以微弱的优势胜出,反应到合约分工上就是bb最终多占了3的项目工程总量。
左右远嘉开年会之前梁远闲来无事。觉唐婉和两个丫头对航空产业的总总内幕一副感兴趣的模样,梁远索性以b宇航成立为例,把远嘉和bb当初谈判时的总总暗战争执说了个通透。
“国际合作向来是一分钱一分货,花费12亿美元的pc75计划如果能执行下去。虽然名义上我们拥有了pc75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