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
听到这个,一时间倪志量都有些心动了,然后又很快不好意思起来,只是说道:“那,那有机会再说吧。”
于是两人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顺便一提,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地方,倪团长作为北平人,在南方参加革命的时候最为苦恼的就是语言问题,不管是在羊城,还是在鄂豫皖,当地的方言总是让他这个北方人感到苦恼不已。
但他和红一军团的一些同志交流起来,却要比想象当中轻松不少,虽然这些同志发音当中还是带着厚重且独特的方言格调,但好歹认真听下来能懂个大概,而他说的话其他人也大多能听明白。
好奇之余,倪志量这才了解到,原来中央苏区等地早已开始推行所谓的拼音教学,虽然在南方普及北方官话难度颇高,但几年下来多少有了些效果。
特别是听说到那边为了强化教学效果,还特地用上了广播、留声机等设备,定期循环播放各类节目,这就更加令人惊讶了,当年他在黄埔军校都没见识过这些手段,不得不让人感叹中央苏区之先进。
另外对于李阿生还有他妻子的故事,倪志量也有所听闻,两人都是贫苦出身,而且还是完全在党的培养下实现成材的同志,堪称一个根正苗红。
而在他们各方面的表现也让人敬佩不已,丈夫是屡立战功、浑身伤疤的军人,妻子是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的医护工作者,无论从那个标准来衡量,都属于这个时代一等一的人才。
因此,当这样一批精锐被调派前来支援鄂豫皖,当地的同志怎么会不欢迎呢,即便放在后世,这里也是多年的老少边穷地区,更何况是现在,无论是物质还是人才都紧缺得很。
当然,倪志量现在还只是停留在好奇和兴奋的阶段,并没有仔细思考过一个具有自主培养体系的根据地,到底会发挥出怎样的力量,又会对已有格局造成什么影响。
这其实算是一个极大的课题了,莫说以今人的视角是否能够洞悉清楚,即便是放在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