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皆在此部统下。
对乌桓有一个常用的代称,呼之为“三郡乌桓”。
所谓“三郡“,之前大概可称是上谷、右北平、渔阳三郡,但现在随着其各部势力的消涨,通常指的则都是辽西、右北平、辽东属国这三个地方的乌桓部众了。
因为乌桓内迁的比较早,所以和汉人政权接触的比较多,朝廷和许多幽州边地的官员都曾经征调使用过乌桓的部落兵,包括平叛的时候,也曾调过乌桓的部队前去国家的其它地方作战。
乌桓骑兵号为“突骑”,尽管多为轻骑,然战斗力,还是相当有名的。
前汉至今,他们通常被不同的汉家武将统代,受其驱使,为帝国争杀疆场。——原本的历史中,刘备就曾经拥有过乌桓的骑兵。
正如四部乌桓的酋率如今皆已自称为王,时至如今,这些边地草原上的乌桓人们,却也不单单只是听从汉将的命令,并且亦有参与叛乱的。
中平四年六月,中山太守张纯和同郡的故泰山太守张举举兵造反的时候,张纯就曾经引诱辽西郡的丘力居、辽东属国的苏仆延等反叛。
张纯部攻打蓟中,同时派乌桓峭王,即辽东属国的乌桓首领苏仆延等人率领步骑五万进掠青州、冀州,攻破了清河郡、平原郡,杀害了当地许多的官吏百姓。
事实上,再回头来说,张纯、张举为何会起兵叛乱?
实际上却还是与公孙瓒和乌桓有关。
这要追溯张温在凉州讨贼兵边章部的时候,为了镇压羌人的作乱,朝廷曾经征调幽州的三千乌桓骑兵前往前线,并让公孙瓒担任了这支骑兵队伍的统帅,但在行军的途中,也许是因为道路太远,乌桓骑兵不愿意去,也可能是因为公孙瓒对待这些乌桓骑兵的态度太过恶劣,——毕竟公孙瓒对待胡人一向都是斩尽杀绝的态度,导致了多数乌桓骑兵叛逃,返回了乌桓部落。由是在此种情况之下,张纯私下里就对张举说,乌桓如今叛变,都想作乱,凉州贼人起事,朝廷不能禁止,又有洛阳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