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可以躲避匈奴人的追杀,从此以后,这支部落以山名为族名,就出现了乌桓此部。
所谓东胡部落,指的是东北地区的古老游牧民族的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如乌桓、鲜卑等等,都属於东胡,——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鲜卑、乌桓虽然族名不同,而两个部族的语言、习俗等却都相类。
前汉初年,被冒顿单於击败后,乌桓曾经臣服於匈奴,但在前汉武帝大破匈奴以后,乌桓随即依附前汉。汉武帝把乌桓迁徙到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这五郡塞外,——这也就是现在这五郡乌桓的来源,并设立了护乌桓校尉。设立护乌桓校尉,最先的目的是为了监管乌桓,使他们不与匈奴相通,但是到了后来,随着汉室权威在边地的提高,护乌桓校尉又多了监管鲜卑以及其区域内别的东胡部族的权力,成了专门管理幽州胡族事务的武官。
太早的不必多说,近代以来,此五郡乌桓,到现在为止,总共出过四位著名的部落酋率。
这四个人有的已经去世,如主要活动在辽西郡的丘力居,有的还活跃於边地,如主要活动在辽东属国的苏仆延、主要活动在上谷郡的难楼、主要活动在右北平郡的乌延。
汉室而今凌迟,边地胡酋也就不免自大,如今这四部乌桓,其酋率都自称为王。
依照风评,这四个乌桓首领,俱有计策勇健。
其中,乌延的势力最小,部曲只有八百余帐,犹不到千帐。苏仆延自称峭王,他的实力本来是只比乌延部强点,其部有千余帐,但现在其部的势力已经扩张了很多。
上谷郡的难楼部,早前是最强大的,有帐九千余,——胡人的一帐即汉人的一户,一帐的胡民口数与汉人一户的口数相当,平均五口,也就是难楼部之前拥有乌桓男女四五万人,不过现在难楼部已经衰落,代之而起,现在来讲,实力最为强盛的换成是了丘力居所部。
丘力居部实力之强,乃至现下可以统摄三王,也就是难楼、乌延、苏仆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