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贞哑然,心道:“姚昇可称贤令,我刚才还纳闷陈午为何不得他的擢用,却原来是此缘故。”
听姚昇话里的意思,他对陈午还是看重的,只不过这份看重对陈午来说却是一件苦事了。
姚昇俨然是把陈午当作了救火车、亭长专业户,县里哪个亭部的治安不好就把他调到哪个亭部去,做得不好,少不了严加斥责,做得好,却也得不到升迁,至多再被调到另一个治安相对不好的亭部去,没有出头之日。
荀攸坐在荀贞的左手边,闻得姚昇此言,亦颇是无言,心道:“却是难为陈午了。明知只要姚昇在县一日,他就没有升迁的机会,却仍尽力办事,既不辞职、也不偷懒,无有怨言。”
荀贞看看姚昇,觉得好笑,心道:“也只有陈午这样渴求出人头地的乡野子弟能够忍受姚昇,也只有姚昇这样虽不重用、却能识才的人才会这样用陈午。这一对长吏与下吏可谓绝配。”
瞧不起寒士、乡野子弟的名族士子不少,邯郸荣的妹婿卢广就是一个,可卢广是完全看不起他们,这与姚昇不同,姚昇是把有才干的寒士、乡野子弟当成了苦力,用他们,可只用他们担任低微的浊职,不拔擢他们为清贵的显职。像卢广那种完全看不起寒士、乡野子弟的名族士子很多,像姚昇这样驱用寒士、乡野子弟的却不多见。
邯郸荣笑道:“陈午被君驱用两年,不得升迁,蹉跎斗食吏职,何其苦也!”
“不是我不擢用他。我朝向是以经术取士,陈午此人却只略识字,不通经文,我纵把他擢到门下,他又能做些什么?以他的本领,他最适合做些实事,我这不是把他举荐给中尉了么?”
姚昇这话说的也有一定道理。荀贞笑道:“那就这样说定了,等我行县归来,再路过贵县时,就请贤令放此人给我。”
姚昇痛快应道:“好!”问荀贞,“还有别事么?”
“没有了。”
姚昇与荀贞各入席归座。
堂外秋雨绵绵,夜色已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