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都没有,只能像一串数字消失的无影无踪,活着的亲人不但要忍受悲苦,还要承受家庭缺乏一个壮劳动力的经济损失,这样的悲伤能延续好几年。
社会环境不同的感悟也是不同的,但在一个有希望的世界当中,大家听到这个故事,反而觉得作者有点处心积虑了,把所有的苦难都加注在一人的身上,有点无事生非之感。
学生时代的徐凡也看过《活着》电影版,但他看了不到30分钟就看不下去了。
但当整个社会陷入停滞又压力的情况下,大家再来读这本书,就非常能感同身受了,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能感觉到世界对自己的满满恶意,苦难是一个接一个,这甚至成为了生活的常态了。
徐凡那个世界,疫情之后大家越来越能认可《活着》,而棒子那种地域环境,更是把这本书弄成了畅销书。
想想看后世那种环境,最多是生存有点压力,看不到希望。起码还是能吃饱穿暖,生命也没有受到威胁,只是因为社会停滞,就有如此大的共情。
而秦末这个时代,是彻彻底底的丛林法则时代,底层的百姓不要说什么看到希望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们吃饱都是一个问题,生命都不在自己手中,能安稳的活着都是一个幻想,那是一种比后世恶劣十倍,百倍都不止的环境。
但当这个时代的底层百姓看到《活着》的这个故事的时候,共情能力是可想而知的。
最起码现在整个秦营悲伤之情已经止不住了,到处都是哭泣的秦军士兵。
蒙恬和章邯相互骇然的对视一眼,叛军攻心能力如此强大,居然连关中士兵都能感染。
蒙恬明白,不能让这样的情绪继续传播下去,不然的话全军将会不战而降。他马上命令道:“敲战鼓,命令弓箭营反击,舟师部队围困住那艘战船,本将要把他们当着全军面前诛杀,让所有人都知道背叛大秦的后果!”
“咚咚咚!”秦军营地所有战鼓敲响,声音震天撼地,所有秦军士兵再也听不到战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