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者为后,每个人都要轮上一遍,才会按照这种顺序重新开始。”
“即使有大宗的,明显丰厚赚头的商品,也打不起来。遇到这种情况,哪怕人人都想要,同业间照样有默契。只要一人开口,其余有意争夺的人便一概不会出价了。争就是不争,这就是大家给出态度的暗号。”
“那率先叫价之人就会明白自己不能独吞,随后便口称资金不够,现场与同行们协商,如何共同出资拿下。仍然是按资历出资,按比例分配。既和气又客气,和睦极了。唯独日本人大失所望,垂头丧气。注定闹个灰头土脸。”
“那天拍卖会的现场,由于我是最年轻的一个,自然好处也是分到最少的。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偏偏有一批冷门儿的新货压根没人要,结果让我捡了个大漏儿,占了便宜。那是一批有关自然科学的模型、仪器之类的教具和陈列品。还有一些与矿物有关的标本,什么方铜矿啊,菱亚铅矿啊。”
“当时,尽管日本人在现场大力鼓吹,‘这个大大的好,大大的发财的有’,盼着旧货商出资购买。可现场的旧货商们全都只当个笑话看,根本无人置信。都怕砸手里,自然无人出价。连一毛钱也不愿意花。只有我,因为曾经卖过紫金酒杯给燕京大学的严教授,和宋先生一起去过燕京大学,见识过实验室里的这些东西。知道这些玩意价值不菲,大学里短缺得很,才会果断拿下。”
“就这样,我算是发了横财了。这批货,我以一千大洋买下。后来通过严教授,转卖给燕京大学,挣了两万多大洋。可以说是我平生做过的最甜的生意,也是最大宗的生意,我甚至比当天其他所有旧货商赚的都多。你来说说,这是运气吗?还是知识、眼界和魄力?”
“所以我得说啊,还真的多亏当年,我从俄罗斯女人手里买下来那两个酒杯,那笔生意既给了我见识,也给了我资本,还让我从中有了经验,懂得了许多知识。要没有那前一回,我也赚不到这后一回的钱。今天同样看不出这两个西洋棋子的蹊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