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代表团第二个进场,领队正是保科正隆,他们派出了足足一百七十八名运动员,很给面子。
倭国民众虽穷,但国内有银矿,幕府将军资助运动员训练,有相当的水平。
他们不象南华激进,穿的是民族服装---和服。
运动员们向着观众们挥手回应,很是自在。
这些倭人在两中华活得如鱼得水,他们全都会中文,交流全无问题。
排第三个进场的则是朝鲜代表团。
这两个中华“儿子”争风呷醋,两中华只好这样安排,在南华帝国举行中华运动会是倭人第二,朝鲜第三,到了大明举行中华运动会是朝鲜第二,倭人第三,如此他们才满意。
一支接一支的代表团进场,次序是从东往西,军乐队不停演奏,轮番奏响不同地区的经典乐曲,比如印度代表团进场时,就有奔放欢快的印度节奏。当克里米亚汗团的代表团进场,则有他们喜欢的《骑马曲》的表演。
各代表团或身穿自己的民族或穿上了运动服,高高兴兴,开开心心。
许多人在国内不一定能够吃饱,而在南华帝国开设的运动员村,实行的是自助餐,量大味道也好,运动员们自然是食得开心啦。
一些老运动员只恨这样的运动会每四年才开一次,要是年年开多好啊。
最后是南华帝国运动员代表团的进场,他们一共有六百一十九名运动员。
之所以这么多,那是因为女性运动员接近一半。
颜常武当初设定运动会选项时,要求必须有男女对半,这很南华,南华能够在短短时间崛起,靠的是男女一起干活,奋斗出来的,皇帝把男人当牲口来用,女人当男人来用,这才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
在南华的女性还真的是比较平等,她们可以入伍当差,到厂干活,做销售,有女官员、女军人、女工、女老板等等,官府也保证她们的财产所有权,列入了民法!
在一些人看来,最大的问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