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案首不住地点头称赞,甚至悟性高的如林万经几人,智窍中思想火光烁烁,没有开辟出智海的智窍内,思想竟然又精深了几分。
不论是诗词或者是文赋,甚至是一些歌谣和画作,都是作者思想呈现的一个载体罢了。一首鸣州之诗,对于看不懂其中含义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堆字词堆砌而成的。但是真正能够读懂作者诗词寓意的,却能够从词句中看出景,从景中看出情来,再从情里看出道……
这便是思想的伟大之处,思想无影无形,却可以任何形式存在和传递。
秋景、晴空、白鹤、碧霄这些都是景,悲、寂寥到胜春朝的喜色,这些是情。寓情于景,这是诗歌的通用手法,而彻底隐藏在情背后的却是一种“乐观豁达之道”。所以,诗词文章无外乎这三层含义,但是真正能够一眼直视便看到其中的道,却是极为难得的,一旦领悟了诗词中所表达的道,自然能够精深思想,有所感悟。
“苏林!你这首明明之前是达府之诗,为何如今竟然一跃而成鸣州大作了啊?”
连带众人过来的洪离玉都惊讶地叫道,显然她也是没有想到,才区区六日,苏林的《秋词》就已经晋升到鸣州大作了。
“什么?这首诗是那苏林写的?”
“我还以为是我们国家的哪位大儒写的呢?”
“难不成,这……这竟然是苏林在县试上的诗词?”
“天呐!县试的诗词卷能写出鸣州大作来,这……九国数千年来也没有一人啊?”
……
被洪离玉一提醒,众人才连/13798/忙朝着那《秋词》的作者落款看去,竟然真的是“苏林”二字。而且,整首诗的字体浑然天成,磅礴大气,就算说是著名的书法家写的也不为过。
而这样的诗,这样的字,竟然都是出自苏林的手笔。如果说苏林之前辩驳圣言的解释错误,还让他们觉得有一丝取巧的成分在的话,此时此刻,在如此豁达乐观之诗,如此磅礴大气之字的震撼之下,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