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沛泽乡的一个村社内,庶轻王背着一捆芦苇,扔到了池塘旁边。
庶轻王是个人的名字,只不过这名字有些过于霸气,在沛县之外无人敢这么叫。
这并不是庶轻王原本的名字,只不过商丘一战,这位沛县义师的矛手最先将长矛抵近了楚王三尺之内,胜利归来后墨家有人调笑,开玩笑的时候给他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取庶民轻贱王侯之意,借用了楚国与中原文化的区别,以轻王二字霸气侧漏。
虽然墨家不少贵族出身的都知道楚国的王并非天子的王号,而是楚国祭祀的一种神号,与中国的王并非同意。
但楚国既已“观中国之政”,那这些称呼上的区别难免就要被多数人误解。
算起来,他这个名字的姓,不是庶,而是庶轻。
商丘之战后,楚王被俘的名号在天下人看来,是公造冶所为,毕竟那也算是个“士”,说出去总归好听一些。之前有曹沫劫盟齐桓,怎么也是士的身份,在商丘弄出庶民劫持楚王的说法,楚人也实在难以接受。
但在沛县,许多人都知道是庶轻王最先将矛尖伸入到楚王三尺之内。
商丘之战后不久,庶轻王便有了爱慕者,娶了妻,但一开始仍旧在义师之内。
适很久前曾去过他家,家中劳力较多,庶轻王的弟弟因为聪慧最早进入了沛郭的乡校,后来一直跟随适学习,属于适收取的那批准备传授毕生所学的弟子。
弟弟听到哥哥取了个庶轻王的名字后,自作主张,将自己那难听至极的名字改为庶轻侯。
后义师扩充,庶轻王做了三年司马长,在任上成为了候补墨者,于前年退伍归乡,和给他生了两个娃的妻子过上了百十亩地一头牛的生活。
一则家里逼得紧,想让他回来。
二则那时候沛县的基层也需要大量的墨者填充。
他本不想回来,不过适出面和他谈了谈,只说打仗是为了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