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这样的规矩,他们也会和我们一样守护这一切,也就更不容易被好战不义之君占据。”
……他从长远利益的角度说明了一下攻打滕地,对于沛县民众也是有益的,以此来做一个逻辑上的自洽。
而代表着沛县数万户民众公意的这些人,大半数都是墨者,内部早已经完成了对这件事的“同义”,剩余的半数懵懵懂懂只是觉得墨家说的应该都是对的,在剩余的那些听完这番话也都同意。
墨家非攻,但却不反对打仗,墨子曾做过比喻。
“籍设而攻不义之国,鼓而使众进战,与不鼓而使众进战而独进战者,其功孰多?”
对于攻不义之国这种事,墨子不但同意,而且向来认为自己应该做“鼓而使众进战”的那种人,也正是适说的(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