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了朱见济当初的目的。
他是希望改变当代青年思维,开拓他们眼界的。
但是搞哲学,搞一个全新流派出来,他实在弄不了,得靠陈献章这等人物来办。
他只能努力的复制后世的学习模板,套用在大明这边。
虽然后世的填鸭教学让人诟病不行,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模式的确作用良好。
可惜的是,就算朱见济开了挂,能把后世的知识牢牢记在脑子里不消散,可也只局限于他学过的。
他没学过,自然拿不出来东西凑合。
所以可怜工科院的那些学生了,顶天了只能学到初中的物化知识。
……
不是皇帝不想散发智慧的光芒普照他们,实在是因为朱见济作为灯泡的瓦数就这么大。
好在开学磨合了一段时间后,师生都慢慢的走入正轨,即便不少人对所用的教材表示惊叹怀疑,但这些都是小问题了。
太学那边他编修的内容没有太惊世骇俗的,能打碎此时常人世(本章未完,请翻页)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