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麒为了摇人儿不留余力。
几日间,多尔衮的驻军、路线、兵粮、兵力,包括丰州滩的水文山川地形图,统统由骑兵一路送至大同城内。
他根本不在意泄密,土默特部在俺答汗时代号大明金国,所有一切对大明档案而言都不是秘密,只要用心找,总能找得到。
更重要的是杨麒不怕冒险。
他一直在冒险,游刃有余。
或者说这个时代游荡在风口浪尖上的男人们,每一个都是伟大的冒险家。
从漠南都督府的设立,到杨麒进驻漠南,这一系列事件本身就是一场大冒险。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不重要。
杨麒只想把水搅浑,漠南的军队多多益善,最好打得肝脑涂地,都埋在这,谁也别回家!
为此他干脆派人把明廷出边备战所需的一应情报都送入边墙,尽量减少明廷出边的顾虑。
不过不论他,还是明廷山西、宣大的长官杨嗣昌,亦或是大同镇的监管长官叶廷桂,都很清楚,明廷出边作战,此时最需要的并不是这些东西。
而是一份证明。
证明杨麒跟多尔衮没有串通一气,没有设伏引诱明军出塞的保障。
偏偏这个最需要的证明,杨麒给不了。
一来,崇祯年间大明的触须最多仅达长城边外,对外面的事往往只能依靠逃虏、降人道听途说,不同阵营之间的事虚虚实实,根本无法探明真假。
二来则是,杨麒知道自己在大明的信用非常低,杨嗣昌看见自己求援信的第一时间,就会反应过来被他耍了。
这个家伙空手套白狼,拿杨嗣昌给的粮,养自己的兵,给刘承宗扛活儿。
这也是杨嗣昌在心里,把‘杨麒’跟‘狗东西’划等号的原因:收到求援信他就知道,漠南都督府根本没有十万吃粮的蒙古骑兵。
甚至都不需要十万,只要有三万吃粮的蒙古兵,就能把两万后金军埋在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