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海转过身,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的中年人,正站在他身旁笑的非常热烈。
“哎呀,你是新科集团的胡总吧?”
来人大概四十多岁,头发早早的已经呈现出地中海的趋势,不过看起来倒是并不影响他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干练和利落精神。
“嗨,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临安万向节厂的鲁冠球。”
他就这么说着,伸出了自己的手。胡文海略微愣了一下,随即连忙主动握住了鲁冠球的手,有些激动的晃了一晃。
“哎呀,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见了您,真是――太意外了。”
鲁冠球何许人也?胡文海竟然如此激动。
或许可以这么说,如果这个世界没有胡文海,那么如今扛起中国企业家大旗的,就应该是鲁冠球了。
临安万向节厂,最初是1969年有七个农民成立的土作坊。不用说,这七个人里有一个人的名字,就叫做鲁冠球。
到了1979年,
鲁冠球瞄准了汽车上的一个关键部件――万向节,甚至把企业的名字都改成了万向节厂。
八十年代末,经过十年的发展,如今的万向节厂年利润超过五千万,有的工人甚至年收入十万!八十年代末的五千万利润,这在中国可以说绝对是独一份了。
临安万向节厂的厂长鲁冠球,由此在1985年登上了《半月谈》,成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家喻户晓的改革明星。
万向节厂生产的万向节不仅在国内无从敌手,甚至成为了美国通用集团汽车生产的oe应商,大大的提振了中国工业界的士气和民心。
对于一个曾经成长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胡文海对鲁冠球以及他的事迹,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鲁冠球和他的万向节厂,更是在这个年代的中国人心中,一面代表着“未来还有希望”的旗帜。
鲁冠球同样热烈的晃动着自己的手,满面真情实意的说道:“哪里,我可是盼着今天能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