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家致富只有买田置地,再加上娶妻生子可谓人生美满。
可是工业时代来临以后,纯粹的农业地主已经成为历史进程的绊脚石。
如果不积极转型升级,一定会有人热情帮忙。
土地经济拥有很强的封闭性,一旦投资成功,只要不出什么大的变动,子子孙孙都可以衣食无忧。
甚至土地经济是一种复利投资。
假如隔壁老王有100亩土地,再想兼并100亩就很难,只好一亩一亩的慢慢往家里楼,直到老王晚年的时候,已经积攒了200亩土地。
有这样的基础,老王的儿子就可以勾结官府,进入当地的核心圈子,兼并起来速度更快。
如果发展顺利的话,老王的孙子接掌家业时,已经坐拥良田千亩。
那么问题来了:王家的后代还需要奋斗吗?
显然不需要了。
既然土地数量是有限的,每个地主的土地占有量也是有限的,一旦达到某个峰值之后,增长必然会停止。
经济增长的天花板压得这么低,对于地主来说是好事,求之不得的好事。
老王的后人累死也种不完千亩良田,那就不如租给佃户,每年按时收租就好,这是一种特别稳妥的经营方式。
这才是地主的铁杆庄稼,只要土地在手,子子孙孙都能享受好生活。
由于土地瓜分完毕,佃户只能租田种。
不是租王家的地,就是租李家的地,反正就这么几家人,只要不租就得全家饿死......于是,地主可以联合起来抬高地租。
爱租不租,我可没有强迫你哦,饿死活该。
这样一来,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越来越强,越来越活的没有尊严。
而对于地主们来说,既然可以趴在土地上生活,地主们投资工业的欲望显然很低。
土地不会跑,只要地契在手,种出来的粮食一定是自己家的,只要社会形态不变,地主就饿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