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儿卖女的越来越多;可是牙行也不能光收不卖,碰到有钱的赵坤,自然要推销一番。
赵坤没有自大到和牙人将什么人权民主,这是大环境,他连自己的安全都不能完全保证,说别的全是扯淡。
选了十二个人,问好价钱后,赵坤付了定金;牙人收到钱后,乐呵呵的告辞,准备将人凑齐,好好告诫一番,明日全部给赵坤送到宅院中。
除了雇佣的仆人外,牙人还十分周到的帮赵坤联系了镇上几个打家具的木匠,都是打了几十年的老木匠,在余江镇算得上顶级的那一批了。
两日后,赵坤的宅院在仆人的打理下,已经可以叫做赵宅,有了人居住的味道,不再想原来那么荒凉。
偌大的宅院分为内外,内宅有四个死契买来的丫鬟和两个婆子,其中一个稳重的本地婆子打理内宅;外宅则是一个周姓老丈,原本在上海给人当过管家,老了后返回家乡,又被赵坤雇用。
周老丈有管家的经验,得到赵坤的允许后,便指挥其他人,将偌大的赵宅打理的井井有序。
就是人手有些紧,十二个人中也就三个杂工,打理这么大的宅院,难免有些不够;还有厨娘,周老丈认为赵坤这种富家公子,单用一个厨娘,时间久了口味便会单一,而且也失身份。
所以周老丈劝言赵坤多招几个下人,至少车夫和帮厨要的。
至于护院,周老丈得知赵坤找好人后,便没有多言。
次日,赵雄拖家带口的带着近乎上百人,搬来余江镇。
这次他回去后,主要花费的时间大多在劝说以前一同趟镖的熟人全家搬迁;故土难离,虽然赵雄说的条件很好,但还是有人不想搬家。
这个时候敢全家从一镇搬到另外一镇,需要很大的勇气;山路难走在于匪患,有不少人都是死于山匪之手。
其他人担心在此,赵雄为了完成在赵坤面前说出的话,将他趟镖的熟人全部凑到一起,劝说半天,加上凑了七八只土枪,才让所有人定下全家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