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粒子运动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体现。
针对这个实验的反常结果,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著名的“哥本哈根解释”。
当人们未观测时,电子在两条缝位置都有存在的概率。
但是,一旦被测量了,比如说测得该电子在左缝位置,电子有了准确的位置,它在该点的概率为一,其他点的概率为零。
也就是说,该电子的波函数在被测量的瞬间“塌缩”到了该点。
然而观察者和“塌缩”的解释并不十分清晰和令人信服,也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质疑。
于是便有物理学家据此做出了大胆的猜想。
如果波函数没有“塌缩”,则它必定保持线性增加。
也就是说,上述实验中电子即使在观测后仍然处在左或右狭缝的叠加状态。
因此人们的世界也是叠加的!
当电子穿过双缝后,处于叠加态的不仅仅是电子,还包括整个世界。
也就是说,当电子经过双缝后,出现了两个叠加在一起的世界。
在其中的一个世界里电子穿过了左边的狭缝,而在另一个世界里,电子则通过了右边的狭缝。
这样,波函数就无需“塌缩”,去随机选择左还是右,因为它表现为两个世界的叠加!
生活在一个世界中的人们,发现在他们那里,电子通过了左边的狭缝,而在另一个世界中,人们观察到的电子则在右边。
以“薛定谔的猫”来说,该物理学家指出,两只猫都是真实存在的。
有一只活猫,有一只死猫,但它们位于不同的世界中。
问题并不在于盒子中的发射性原子是否衰变,而在于它既衰变又不衰变。
当观测者向盒子里看时,波函数本身会坍塌,整个世界分裂成它自己的两个版本。
这两个版本在其余的各个方面是完全相同的。
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中一个版本中,原子衰变了,猫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