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怀明说了几句客套话,话题一转,道:“是不是省里有精神,要在江东全省推动民办教师转正?”
温怀明这句话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49年建国后,共和国为了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前后共产生了数以百万计的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相比,他们工资低下,社会地位低下,没有名分,没有保障,付出的最多,得多的却最少,很可能干了几十年,因为某个领导的一句话就得黯然离去。这种公、民交织、混乱不堪的教育体制,直到94年才有了起色,国家明确规定要在20世纪末消化所有合格的民办教师。
可各省市却因为历史原因、财政原因、规模原因等等,转正工作进展十分的缓慢,有些地方根本把中央文件当成一纸空文,甚至公开发表诸如“多了这么多吃公粮的人,地方财政就要破产”的不负责任的言论,一时阻力极大。
95年一部由江东关山电视台录制播放的四集电视连续剧《故道》,讲述了一位民办教师从教三十年,每月二十七块五毛的工资,却资助了二百多名失学的学生,并最终积劳成疾,倒在了讲台上。
这部电视剧一经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解放日报》等中央媒体集中报道,央视也专门邀请了已故教师的女儿到人民大会堂,为全国人民讲述了父亲的动人事迹。舆论铺天盖地而来,也将江东省推到了“民转公”的最前沿,所以去年年底开始就有消息称江东即将出台“民转公”细则,以95年10月6日国家教委《关于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为基本框架,结合江东本地实际,快速推动民办教师转正工作。
所以当左雨溪出现开始,温怀明一直都在思索她的来意,想来想去,唯有这个理由能说的通。至于其他的,那是打死他也想不到。
左雨溪对丁枚还有几分笑脸,对温怀明就要淡定的多了,白皙如玉的手掌架在炉火上慢慢的翻转。道:“温秘书长在市委,省里有精神的话,也应该是你先知道,怎么反而问起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