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军帐中,弥漫着阴冷凝重的气氛。
孙权负手立于所悬的地图前,目光凝重的死死的盯着柴桑出神。
宋谦战死,折损万余士卒,火攻之计的失利,并没有摧垮孙权的意志,惊魂按定的他,当即做出了让不少将领们感到惊讶的决定。
从江东再调兵马,不夺还柴桑,誓不罢休。
孙权这的个决定,立时遭到了凌操等江东藉将领的反对。
前一役折损士卒且不论,接连的战争已消耗了太多的钱粮,若再增调兵马,对粮草的需求便会更大,而每日所需的钱粮巨资,说到底还得从江东土著士民身上出。
况且,眼下三军士气低落,这场仗旷日持久的仗打下去,利益受损最大的自然是江东土著。
故是凌操等人进言,不如且撤兵还吴,等休整之后,再图夺还柴桑。
同凌操等人不同,鲁肃等来自于江北的淮泗籍将领们,则主张不计损失,一定要打到把柴桑夺还为止。
鲁肃的理由很充分,柴桑乃江东屏障,若给颜良占稳脚跟,便会对江东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胁,无柴桑则无江东,哪怕损失再多的钱粮与士卒,也一定要把柴桑夺还。
两相权衡之下,孙权决定站在鲁肃等将领这一边。
除了江东的战略安全之外,孙权的坚持主张,自然也有个人的情绪在内。
作为接替孙策执掌江东之后,亲自指挥的第一战,最终若以失败而收场,未就威望未著的孙权,声望只会更受打击,江东必会有更多人对他的能力心存怀疑和不服。
无论如何,孙权都不能这般灰溜溜的回往江东,他必须要用最终的胜利,来洗刷掉人们对他的怀疑。
拳头渐渐握紧,孙权的眼眸中,复仇的杀意在凝聚。
脚步声响起,陈武步入了帐中,拱手道:“启禀主公,程老将军兵马已入大营,将士们现下正在登岸。”
听得此言,孙权的精神为之一振。
又一支援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