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新闻啊,李美人刚刚和卫公子一起进去,关美人和马锦城也是脚前脚后,光靠着两条镜头就不愁明天的稿子了。”
“可惜,吹风刘完蛋破产了,要不素材还能更多。”
港岛知名花花公子吹风刘的破产,让港岛传媒界扼腕不以,有好事者做过简单的统计,这位的完蛋意味着港岛记者平均每周得从其他方面搞到3000字的素材,才能填补随着吹风刘消失而消失的花边新闻。
“兄弟,我俩分工吧,你在现场抓明星和富豪的花边,我去看看屯门那边调查下,屯门那边要是有猛料我回来分你一半,屯门要是没有料花边给我留一半。”
“好,文华这边我看全港岛的富豪和明星都来了,我这头肯定不缺花边,屯门那边靠你了。”
自从年轻人爆出屯门那里有猛料之后,类似这类分工不少媒体人都在沟通。
片刻之后,原本聚集在文华东方正门前的人潮稀落了不少,至少三分之一的记者选择了去屯门那边深挖猛料。
今天的文华东方酒店前仿佛成了英系豪车的展览,劳斯莱斯、宾利之流一辆跟着一辆,几乎每隔三、四分钟就有一台送人过来。
“哎哎,又一辆宾利,猜猜这台是谁的?”
脖子上挂着《东方日报》工牌的记者一边和旁边的同行扯淡一边把手中的长焦镜头对准宾利的车门。
“看牌照啊,那是怡和的车。”
《港岛财经》的记者也把相机镜头转了过去。
“呵呵,平时主要跟娱乐,怡和同娱乐圈沾边太少,还真不认识,不比老兄你跑财经的。”
“这台车是祁连山,这名字听过没有,港岛联合信托董事局主席,传说中怡和的新老板。”
收购怡和的壳公司在南非和英国转了一大圈之后,怡和的新老板已经彻底成了迷,祁连山作为收购怡和时在媒体面前露脸的计划执行者,被找不着目标的港岛记者们硬安上了怡和老板的名头。
每逢港岛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