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测试设备毫无疑问,电阻为零
当梁远笑嘻嘻的拿出那个写着二硼化镁四个字的标签,分毫不差的对上了瓶身残留的那数丝标签残迹后,李远玲整个人都呆掉了。
事实俱在、铁证如山,牛顿的苹果跨越了三百年时空。如此戏剧性的砸到了自己至亲的头上,一股无比巨大的战栗感充斥着李远玲的身心。
作为一名有追求的、合格的一流科技工作者,李远玲对导材料的理解可比梁远这种大忽悠强上无数倍。
7年,瑞士ib研究实验室的德国物理学家柏诺兹,与瑞士物理学家缪勒凭借着在陶瓷材料中现导电性所作的重大突破,共同获得了全球科学界的至高荣誉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远玲清楚的知道早在7o年代。国外的科研人员就已经对陶瓷基复杂化合物存在导电性做了前瞻性的预言。
柏诺兹和缪勒从83年开始,依据72年诺奖得主巴丁、库珀和施里弗的bcs理论在陶瓷基的复杂化合物中寻找全新的导材料,经过四年的艰苦工作,终于在87年获得了突破。
可以说人类现钇钡铜氧类导体之前,就已经有理论预言或验证了这一点,形象地说虽然灯塔的光芒昏暗无比,但指引人类科学的航船越过险滩礁石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梁远三人现的二硼化镁则完全不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理论能显示出二硼化镁这种物质具有导性。
这就意味着,二硼化镁能导的原理还在人类认知之外,对于李远玲这种科技工作者来说,这种未知就是一个无比庞大的科学宝库,能在这个还未有人探索过的科学宝库里边现什么随便想想就足够人热血沸腾了。
假如能推导出二硼化镁的导原理,配合着次现简单化合物具备导性的惊天成果,李远玲估计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可能性高达九层以上。
有那么一瞬间,李远玲甚至想丢掉自己在航空动机上的老本行。转专业去研究导材料,诺奖对于科技工作者的引诱力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