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的路径信息,光就会呈现波动特性,干涉图案又会出现。”
“这光子难道有意识么,一有人看它,它就会变成粒子,没有人看它,它就会变成波?”叶胜觉得很迷惑。
虽然话题被曼斯教授绕开了,但他此刻的确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光子会因为人类的观测方式而改变自己的性质,就算它真的有意识,它又是如何得知会有人来观测自己的?
这就像是你在看足球比赛,球踢出去了,你远在万里之外看电视,但球进不进只取决于你当时有没有在看电视,如果你在看,球一定就不会进,但如果你没看,球就一定进了。
延迟实验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此离谱。
“光子有没有意识我不知道,但我真正要说的接下来的这个进阶实验。”曼斯打断了叶胜的思考,“实验者精准计算光子的飞行时间,在两条路径上都放置了探测器,等待光子飞出一段距离后,探测器检测到结果,再决定是否在汇聚处插入新的半透镜。因为探测器检测出了结果,此时实验者已经知晓了光是呈粒子特性还是波的特性,而新插入的半透镜,让整个实验的因果都颠覆了。”
“实验说明插入半透镜的时间点虽然在光子经过全射镜之后,却影响到了光子在整个传播过程的特性表现,就像是一个足球,它本来是沿直线飞行,却因为你在终点放置了一个球门,在这个已经过去的时间里,它又被回溯了,从直线飞行变成了弧线飞行。”
“这不是先有果,后有因了么。”叶胜觉得量子力学完全变成玄学了。
“用普通的思维难以解释这个现象。”曼斯教授说:“在物理学发展到量子阶段以前,我们都认为它是足够真实的,一切的科学规律都普适而自洽,包括经典力学,热力学,电磁理论等等,非常符合直觉和逻辑,完全看不出任何的问题,学起来也很容易,但量子力学很反常识,比如光的波粒二象性,一个物体,即是粒子又是波,而到底是粒子还是波居然取决你怎样观测。”
“延迟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