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一路急行军的红军大部队,就已经攻占了赣省西南角的大余县城。
与此同时,因为常桂之战在即,整个赣省的大部分正规军,都被调往了赣西北一带,以随时准备与湘省的桂军进行作战。
所以一路过来,红军的对手除了地方民团之外,就已经再无其他的武装,而以眼下红军的战斗力,自然是势如破竹一般,如入无人之境。
不过,长时间的行军还是极大地消耗了这支部队的体力以及后勤补给,虽然早已做好了准备,但自从离开根据地之后,这一路上地方老百姓的冷淡还是让不少指战员感觉到极不适应。
早在之前反围剿期间,红军也曾行军至根据地的外围地区,当时就已经见识到了这个场面,不管他们到哪个村落,往往都是根本找不到一个人。
哪怕在远处观察时还能看见炊烟,进村后村民家里灶中的火都还没彻底熄灭,但人却早已不见了踪影,这其实就是老百姓们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他们对红军并不了解,但他们清楚其他军队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往往只要看到大部队靠近,就会立马背着粮食细软跑进山里,等到那些士兵离开之后才会回来。
这是这个年代群众们的生存智慧,残酷的环境之中,凡是没有掌握这个本事的村子,不说直接覆灭,那也很难长久存活下去。
尤其是在赣西南这片崇山峻岭之中,有无数角落可以为他们提供隐蔽,所以相比于平原山谷地区的居民,这些山民虽然因为土地有限且贫瘠而要贫困不少,但却又可以避免军匪肆虐和苛政杂税,实际也谈不上到底那边的日子能好过点。
当然了,在这个年代,用好过这种形容词来描述底层老百姓的生活,那未免也太过幻想了,大概只能够说能多活一些吧。
只是如此一来,红军这边就很难受了,按照在根据地内行军习惯,每到一地不仅可以通过与当地群众的交易,补充后勤物资,还可以请来向导熟悉地形,实在是方便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