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后面逐渐把根据地的生产力提升上来,使得能够自给自足,从而顺利丢下援助的拐杖,实现平滑的衔接。
实际上,不管是豆类作物的种植,还是黄粉虫的培育,此时都已经排上了进程,只是限于程刚运输活体的巨大能量消耗,试验的样本过少,短期内无法形成规模。
当然,战士们不会想那么多,在他们看来,现在的伙食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餐餐有肉的生活,完全超出他们的想象。
豆粕汤煮得非常粘稠,又带着黄豆的香味和浓厚的咸味,大伙都喜欢直接浇在杂粮饭上,然后再加点炊事班自制的剁辣椒,一起拌匀了吃,别有一番滋味。
这样的饭菜,如果放在后世,也许可以冠上一个养生保健的功效,毕竟少油少盐多纤维,恰好可以满足现代人吃惯大鱼大肉后想要尝尝鲜的期望。
但在这时的人们眼里,如果有选择的,他们估计只会毫不犹豫地选大鱼大肉,哪怕连续吃上好几年都不会腻。
没办法,大家肚子里都缺油水,吃不好吃不饱是大多数人的常态,普通人家一年到头可能仅仅只有农忙和过年的时候,才敢舍得吃上一段饱饭,其他日子里,自然是能省则省了。
相比之下,红军战士们的伙食又要好上些许,可以保证在高强度训练和任务中不饿肚子,同时碳水、油脂、蛋白质、盐等这些营养元素搭配得还算合理。
而且每隔两三周时间还会有加餐,能够吃上鸡子(鸡蛋)或者腊肉,在加入红军之前,很多战士甚至连肉都没有吃过,所以从待遇上来说,这里并不比白军那边差,甚至还要好上不少。
这一切的根源,不光是程刚的援助,实际上他的援助也仅仅作为锦上添花的效果,历史上只要红军的物资稍有宽裕,士兵们的伙食就会有明显改善。
自改编以后,红军就采用了较为民主的管理制度,每个连队都有士兵委员会,委员会里选出代表负责伙食。
按规定,官兵每天都有一定数额的伙食补贴,这些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