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个方向一齐压过来的英军,拉塔尼带着属于自己的核心主力部队约三千人,直接放弃根据地向西面流窜,然后分散“突围”了。余下的都是战斗力不高的杂牌非主力在本地进行“游击作战”。
依英国人的指示,在英国人的配合下,拉塔尼玩了一把金蝉脱壳,放弃了上万人的队伍脱身而走。英军出动前,正是拉塔尼向英方泄露情况,把被他视为“眼中钉”的那些苏联顾问和印共代表的驻地透露给英国人,由英国人出面动手替他消灭掉了队伍里“妨碍”他的人。而后他带着自己的核心手下,沿着英国指定的路线,分散撤往西孟加拉邦和恰尔肯德邦的交接地的山区潜伏起来。
拉塔尼本就是一支“速成”的武装,作战主动性和作战意志远不能红军相比。首脑核心人员一去,余下的万余人部队立刻也就被打回原形。
拉塔尼在撤退前给部下下达的指令是,保存实力,分散隐藏,以待将来发展。依他的吩咐,他的游击队以团为规模分散开来,在山区里进行游击作战。
这种战术理论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历史上抗战时期,红军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以团为规模发展并最后壮大的。
但是这种游击战术的前提,必须拥有一个高效、强有力基层党(蟹)组织,但这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拉塔尼游击队却根本不具备。他的游击队是“速成品”,头上虽然挂着“印共”的头衔,但队伍里的真正的“印共”却没有几个,队伍本身在成长的过程中又“长歪”了。加上根据地建立至今不足一年,根基太浅,又有最高首脑是敌方卧底这个大内奸在出卖情报。根本不可能完成敌后生存、游击、发展这个高难度的工作。
拉塔尼留下的部队,大部分在英军的追击下被剿灭,少部分溃散在山林,变成土匪,更多的人则直接脱掉军装跑回家中装成平民躲藏起来。
半个月前还威风十足的拉塔尼游击队,在巴哈布尔地区存在有如沙滩上的脚印一般。一个大浪打过来,立刻就被冲得无影无踪。
到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