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决战点。
石原莞尔的理由很简单:他拿了把尺子在太平洋地图上量了量,写上数据。数据都是各个岛屿间的距离。
然后在军部会议上,问现场的军部军官,美国陆航海航有多少飞机,一年可以培养多少名飞行员。
历史上。日本军部向来是奇葩横行,料敌方面堪称令人无语到极点:敌方战力向来是按最少化估算,本方战力则是按最强化估算。
这个位面稍好一些,但也只是稍好一些。
但也有少数清醒的人,石原莞尔是一个,井上成美是一个,山本五十六也是一个。最重要的是,李华梅现在的身份,日本之神,她的意见有一锤定音的效果。
“美国的后备飞行员培养能力。十倍于日本,飞机生产能力,同样也是同倍于日本。”
“菲律宾战役和夏威夷战役时,我方和美军的b17多次交过手,这款飞机有多难打,想必诸位印象深刻。美国人在阿拉斯加的战术,极有可能就是,在那里以陆基机场为依托,出动海量的b17在新式战斗机的掩护下,进行跨海空袭作战。”
“我们大日本帝国。一年培养两千名航空飞行员都很吃力,而美国方面,总动员情况下,最少可以培养三万名飞行员。飞行员培养数量上的差距。注定了这场空战,哪所我们每次都打出十比一的交换比,最后仍然会失败。”
李华梅说出来美国能每年培养三万名飞行员,还是有意地往少了说的。事实上,二战时美国飞行员的培养体制,能够承受一年七到八万名飞行员的永久性损失。她所以没有报出这个数字。是怕把现场军部的那些人全吓坏了。
“船,船才是关键。”
当时,李华梅敲了敲地图,用笔在上面划了一条线,做出了结论。
“我们需要空间换取空间。这里以东的地方,全部放弃了吧。此外,还要向德国人和中国人寻求帮助。”
而1944年一月二十日,美国从乌姆纳克岛上,出动飞机空袭邻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