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要的技术人员来源。
中德之间的亲密关系,早就斯大林感到恐惧。
斯大林很想争取中国,但要争取中国,就必须象德国那样对中国全面开放才有可能,可是一想到蒙古和沙俄时期割走的那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斯大林更是头痛万分。
为了加深中苏联系,这几年来苏联也有对中国开放留学生,可是在对赴苏留学生方面,以及帮助中国工业化方面,苏联人就不象德国这样可以放开手脚毫无芥蒂地行事了。
在拉拢中国方面,苏联有着先天上的劣势。
尽管新中国政权中有不少亲苏人士,但是被林汉这个穿越者横插一脚后,**这边亲德的势力同样强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在不断地增强――因为每年都有大量的留学生赴德留学,这些人回来后,基本就成了亲德份子。而德国方面对中国不象苏联般有那么多的“心理阴影”,双方在许多地方的利益是一致和有互补的。
帮助中国工业化,正好可以帮助德国淘汰落后的产业,进行产业再升级,同时还能进一步加深中德关系,以及赚取巨额的利润。
武装中国,让中国核武化,头痛的只会是中国周边的国家,只会是斯大林。来自东边的威胁,将苏联更加不敢轻启战端。
1942年北戴河会谈时,红色阵营中,中苏德三驾马车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九月初,当菲律宾战役结束时,三家的会谈也告一段落。
关于日本问题,三家达成了初步的意向,决定按林汉的设想,先暗中联手支持日本,借着军工贸易,将日本人口袋里的钱榨干,借着战争激化日本国内的矛盾,为未来向日本输出红色革命埋下伏笔。
原子弹方面,斯大林也表示愿意和德国合作,不过具体事项还要回国和国内的专家进行针对性讨论。北戴河会谈的结果来看,苏德联手共同开发核武器的前景很好。在这过程中,暂时只能充当看客的中国,也分了一杯羹,德国方面“热情”地邀请中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