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上一章的一个大*ug,红军在福建的战争应当是发生在1934年,我把打通出海口的时间记错了,这个bug已经在122章改过来。时间线算,1932年红军夏季、秋季攻势打垮何应钦,1933年南下福建打通出海口,对十九路军和宋子文的老鼠笼战术的时间应当是1934年了。)
1934年是红军实力发展最快的一年。
支援江西红军的国家,除林汉和汉娜操纵下的德国,一直瞧不起**的斯大林,在基尔密谈之后,也转变了对**“小气”的态度。
1934年5月当十九路军被李润石红军逼得把自己“卖(蟹)身”给宋子文时,两条来自苏联的货船在东山港靠岸,船上装载着整整三万条莫辛那甘步枪,以及一千万发子弹。这是基尔会议后,斯大林答应援助**的第一批武器。此外还有上百门的50mm迫击炮和配套的炮弹。
这些莫辛那甘步枪大都是和北伐时代苏联援助广州政府“水连珠”步枪同一个型号,对红军来说并不陌生。江西红军手中也有不少南昌起义时带出来的莫辛那甘步枪,
不过由于子弹缺乏,加上后来得到林汉海量的德械毛瑟枪的支援后,莫辛那甘步枪退居二线,交由新兵或地方民兵使用。
和德式毛瑟步枪相比,莫辛那甘步枪结构更简单,维护更方便,精准度方面,甚至被称为二战精准度最高的步枪。更难能可贵的是,历史上哪怕是苏联最危险的1942年,生产简化,武器质量大大下降的这一年,苏联生产的莫辛那甘步枪的性能仍然没有太大的降低,相比之下德国毛瑟98k的1944年版就糟糕得不成样了。和毛瑟步枪相比,莫辛那甘步枪唯一的不足是开栓相对费劲,影响了射速,但对子弹并不是太富裕的红军来说这并不是缺点。虽然红军得到了林汉援助,武器弹药供应方面大大改善,但战斗时仍然无法象西方国家进行战争时那般奢侈放手射击。
1934年随着地盘不断地扩大,红军的数量也急剧扩张。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