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的开封、湖广、蜀地的清丈土地,清查隐户,设立屯田军等等。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动了士绅的利益。
不过他的权势滔天,没法直接反抗。但是,张明伟在他们这一阶层的口碑,却是不可能会好的。
而能读书的,基本上都是这一士绅阶层的。
开明之士有没有?
绝对有!
比如方以智、黄宗羲等人便是!
但是,大部分读书人,其实都是普通人,自家的利益可能受损,当然就不会对张明伟有好感。
当然了,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了解张明伟。
这个时代,资讯远没有后世发达。消息的传播,更多的是口口相传。有人刻意歪曲一下,张明伟的形象便能黑上一分。
其实,哪怕到了后世,这消息的传播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米国的总统选举,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钱?
就是因为哪怕后世那么发达的资讯,可要让全国百姓都能了解总统候选人的主张和想法,就必须花大力气去推广才行。
换成大明这个时代,就更是如此了,绝非空口白话一句话,舆论就已经掌握在手里了。
如今因为陈圆圆的出身关系,让扬州的头牌便有了榜样。
私下凑钱,或许可以托庇在兴国公的麾下,将来人老珠黄的一天,都还能有份收入。并且只要兴国公不倒,也不用担心《明报》扬州分社被豪强吞并,或者说,都不用担心那些妈妈们染指,因此,她们便私下串联,有了这个事情。
虽然张明伟并不清楚细节,可他考虑着这个事情,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他在想着的时候,张煌言看他不说话,心中就有点慌了。
本来向兴国公提及这事,也是考虑到《明报》其实是兴国公的产业,和兴国公有关,因此就大着胆子说了。
但是,堂堂兴国公,还有坤兴公主陪同的,又岂会和扬州风月人物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