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芯片良品率和性能稳定性。
那么现在,我们怎么就不能研发更优秀的光源和芯片工艺,去革新半导体技术,从而提升量子芯片的规模和性能呢?
国外ib野心也很大,它甚至敢将摩尔定律拿过来制定超导量子芯片的发展路线图,说每个量子芯片集成的量子比特数目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增加。
一个拥有12英寸晶圆研发制造线和euv光刻机的企业,就敢有如此大的野心。我们九州科技拥有18英寸晶圆的完整技术,还有比euv光刻机更强的ss1光刻机都无法完成破万。
你们认为,英特尔、ib有我们的技术规格,他们能够实现破万的技术门槛吗?”
李由低下了头,目露思索。
他听出来了,面对技术问题,自家顾总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一是最有效,也最难的方案——技术升级,将ss1光源提升到ss2光源或者是换成其他更优秀的光源。同时将晶圆纯度再提升下去,以及制造工艺、设计逻辑都进行升级。
只要全产业链的技术都升级了,那么这个问题也自然不攻而破。
而第二个方案就有些“简单”了。
向英特尔、ib些西方半导体公司学习,在现有的技术里面,尽可能的发挥每一个工艺的优点。将范围内的事情做到极致,以求突破这个万级量子芯片的限制。
李由能够走到如今的地位,自然不是那种愿意接受简单方案的弱者。
“现有的技术工艺,再怎么进行优化,也不可能有质的改变。当初您领导我们集体研发ss1光源的时候,就曾说过,这是打开了一扇新的技术领域大门。
或许千级量子芯片就是它的限制,但的确是让我们成功走进了量子芯片领域。
只不过对于光源的升级,我们的光学专家,目前还没有找到方向,等待光源升级,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