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修改笔在复印的稿纸上圈了一笔,写下了评价:套路重复。
顿了顿,他心里嘲讽了下,然后才继续往下看。
但看着看着,在仆人和老妇人的剧情后,他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笔,跟着剧情走了起来。
咦,老妇人用死人头发谋生?居然还很正当地讲出了蛇肉冒充鱼肉的故事?
咦,仆人听完后,居然为了生存彻底放下了道德!?这个和自己想的不大一样啊。
什么鬼,他居然还抢走了老妇人的衣服,从此失踪了!他是做去强盗了吧!
这篇作品,写的好像还有点意思!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个老套的套路。
10分钟的时间一瞬而过,而市村贤太也看完了全部内容。
他没有立刻做出评价,而是又看了三遍,才抬起头,摸着胡子琢磨了起来。
这篇作品,在文学内涵的上,貌似比自己想的要更深啊!
落魄的仆人来到罗生门,是因为他无处可去。但在这个门下,他看到生与死的距离——死了很多人,但活着的只有一个人。
罗生门,此刻代表着生命与人性之间的分割。
在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着人性,即宁愿饿死也不愿意不择手段地行窃或者犯罪,在他刚看见老妇人拔取尸体上的头发时,心中更是有强烈愤怒和厌恶。
然而,当老妇人理所当然地阐述了自己作恶的理由,几乎在转瞬之间,仆人摇身一变成为魔鬼。
这让他毫不犹豫地剥下老妇人的衣服,头也不回地走了走了。
这种突兀间善恶的转变,毫无疑问是与儒家的天性本善的学说想说,即人的天性会被后天所影响。
但就在他确定这个想法的时候,又突然看到了标题,也就是“罗生门”三个字。
他站起身,从旁边的书架上找到一本传说书籍,翻到了特定的一页。
在反复对比后,他终于明白了“罗生门”的含义。
“罗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