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实验的,是元嘉自己的手机。
对于现代人来说,手机几乎是生活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件随身物品了。
跟随着自己的主人,手机不仅去过很多地方,还藏着很多秘密。
主人开心的时候,手机陪着他,主人不开心的时候,手机也陪着他。
那么,手机是否拥有某种情绪在里面呢?
元嘉戴着手套,将手机握在手中。
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着。
右手的触感提升到了极致,虽然隔着手套,但元嘉却能清晰地感觉到手机外壳的每一处细微不可察的磕碰、温度、电子元件的某点震动……
他没有用眼睛去看,有些类似盲人的触感视觉一样,通过手套的接触,手机自动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模型。
一分钟、两分钟……
元嘉没有感受到任何情绪。
“奇怪……”
元嘉又去实验其他物品。
比如桌面上的台灯、笔记本、钢笔、等等房间常见物品。
都没有感受到任何情绪。
“难道是因为生产的原因?”
毕竟这些都是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机械生产自然不带任何情感。
为什么有些画像、木雕等艺术品会让人感觉‘活了’,便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制作者注入了自己的情绪,也就是‘专注’,制作者饱含着某种情绪,在制作这件物品。
于是画里人物的一颦一笑、一眉一眼,都变得与众不同起来,就像人类的微表情一样。
只有这样,手套才能读取出里面的情绪。
这个理由比较解释的通,元嘉想了想,便拿出自己的日记本,翻到了某一天里,记录下来的一件很生气的事情上。
他闭着眼睛,戴着手套的右手,像看盲文似的,在字面上轻轻摩挲……
通过极致的触感,他能感受到每一个字印在纸张上的痕迹不同,或重或轻,或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