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主搞刑侦,一个就不用提了,主搞宣传。
不可能?为啥不可能。
人才浪费?那不能够。
维持原样不好吗?可事物总是要发展变化的,这是规律不可更改,尤其当这个“事物”还是新鲜出炉的警界“大熊猫”时。
哦不,这么比喻可能不够恰当,毕竟国宝都降级了,而周警官这类型的人才算得上独一无二。
故而从不同视角出发,或许上面觉得其更适合搞宣传也未可知?
而且主搞宣传也不是一点优势没有,从面儿上来看,工作变的轻松起来,时间自然就会更宽裕,也不妨碍有疑难案件时,他客串个侧写专家或者画像专家帮忙破破案子不是?
啥?还是人才浪费?那么多命案等着呐,只客串怎么够?
可其实大多命案并不需要多高精尖的人才,不扯远的,拿城东支队最近的那起里王村八十九岁老人被害案来举例吧,没有他周南就破不了吗?
未见得。绝大多数时候,案件的侦破过程不是靠某一个人,而是团队运作。
走访走访再走访,排摸排摸又排摸,即便周某人没发现那根头发,相信用不了多久,城东众和辖区派出所的民警们,也能排查到马书记儿子的异常动向,进而通过各种侦查手段将其揪出。
所以老实讲,该案件有没有周南,无非早几天破解还是晚几天破解的问题,并不是非其不可。
而老太太这种案件,才是现实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案件。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资源浪费?
咦?这么一分析,不妙的预感似乎更强烈了?
拍了拍周南的肩膀,马处终于松了手,“马上要退二线了,其实我倒挺希望你接我这个位置的,一心搞宣传,咱工作指标从此不用发愁,对外形象蒸蒸日上。”
您可歇着吧!
还是那句话,要搞宣传他何必非得当这个警察?一早下海了好吗?啊呸!不是,是搞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