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吧,这个名,你是署定了。”
署名的前提是论文要发表,但现在无论是苏进还是徐英,完全没有怀疑这一点。
…………
用了两天时间,苏进又修改并完善了一下这篇论文。
工作室搬出了十极里,但很多东西还留在这里。苏进索性把它改成了一个个人工作室。有时候随手的一些实验数据什么的,还是可以在这里完成的。
补充了数据之后,苏进把论文拿去给徐英看。
徐英一开始还摆手说不用看,一级期刊的论文,他觉得自己不可能看得懂。
没想到苏进却很坚持。
在苏进的坚持下,徐英终于还是翻开那薄薄地几张纸,看了起来。
这一看,他就看入了神。
苏进的论文深入浅出,章节段落非常分明。文章里论据充分,还列举了大量翔实的数据,正是徐英最熟悉的那种论文的格式。
而它具体的内容,正是徐英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在做的事情,一方面是很有亲切感,另一方面,现实和论文一对照,更加让人恍然大悟。
徐英一看就明白了,这段时间以来,苏进对他们的要求究竟是为了什么,甚至很多细节都是有深意的。他正是用这样的速度,最快地打下了新手修复师的基础,并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最宽阔、最有力量的大道,让他们踏踏实实地走了上去。
不得不说,徐英的确是一个很有灵性的人。在看到这篇论文之前,苏进的这些深意,他就已经有了一些感觉。而现在,这篇文章把他的感觉、他的猜测化成了现实。
就像苏进以前带着他们做过的方案一样,这篇论文最大的价值,就是它的可行性极强!
不仅是他们,其他对文物修复有浓厚兴趣的新手,也可以照着做!
徐英也看出来苏进用了他什么内容了。
说是用他的内容,其实是一个对照组。
这篇论文真正的实验材料,其实正是他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