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摩拳擦掌准备谈判的王大政委外,还有一人,此时已经开始了谈判。他便是此时正在镐京的周副主席。食堂落地的时候,他带着博先生等人已经离开边区,正在和谈判桌上的蒋某斗智斗勇。
在镐京事变之后,两党之间的局势已然有所缓和,但是毕竟老蒋是在飞往镐京督导张少帅剿共的过程中被“兵谏”的,全国各地的军阀和中央军依旧没有停下反红的脚步,在日寇咄咄逼人的现在,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中央的东向和西向战役顺利打响,均取得了比历史上更大的战果。西向的部队中,因为某位穿越者同志在36年下半年回国的时候就澄清了“苏联并未在疆准备大量物资装备”,并直接将此事汇报了中央的缘故,西向的红军改变部署,顺带把某位带走去中央“开会”了之后,红军攻克定盐等地,并同更南方的渡河部队互相策应,顺利占领了惠农等地,最终因为缺乏攻坚能力,同入宁“援助”的中央军发生了对峙。
这也最终使得刘贺连食堂落地时红军的数量,相较于他所熟知的历史上更多了一些。
这么多红军,原来显然是超过了边区的供养能力的。在陕省这个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里,想要刨出足够的粮食,去养育曾经的红军如今的八路这样多的脱产人员,显然是不可能的;这要么依赖果脯发饷之后的外购,要么依赖把脱产人员变成半脱产乃至不脱产人员,也就是“老共”的拿手好戏,自给自足的大生产。
大生产运动,客观上能够解决边区最为火烧眉毛的财政问题,减轻根据地人民的公粮负担,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性的伟大创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非脱产的生活挤占了本该属于脱产战士的训练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
“所以说,食堂对于咱们的意义,实际上是将我们可以动员和维持的脱产人数,从一个农业社会的水平,提升到了一个现在最先进的工业化国家的水平,同时还不影响其他的正常生产经济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