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却又见到了实实在在的物资,感觉……世界观、人生观受到了冲击?”
左参谋点点头,“是啊,你看这些东西……”他指了指坐在一旁休息喝水的战士,正在小凳子上计算着什么的邓部长,抬头看了看天花板上密布的管道和照明灯。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黄猫岭这个地方,我母亲织布。每次织好一匹粗纱布,我就和母亲到隔壁的清安铺去卖布。没记错的话,那样的粗布,大约一匹10元钱,我母亲一个人,一年可以出四匹,十里八乡的人,都没有她厉害。”他伸出四个手指,唏嘘起来,
“当时的粗盐,黑盐,最次的也要一斤2毛。4匹粗布,也就是40元钱——换成盐,也就是200斤,100公斤罢了。然后小刘这边,随便一弄……”
说到这里,他又笑了起来,
“你说这小刘同志,的确是来自咱们的未来吧。”
“我看,不假。”叶股长也笑了,挪揄了一把,“他能这么慷慨无私地拿出这么多东西来,假的也成真的了。”
两人哈哈大笑,结束了短暂的休息,叶股长撸起了袖子,扛起一袋砂糖跟着搬运的战士们走了出去,左参谋则和邓部长开始了进一步的工作,他们把刘贺连的大黑本放在椅子上,对着琳琅满目的货单开始进行计算和安排。
作为久经战阵的战士,他们知道,光震撼于食堂系统里种类繁多的货品可不是应该有的工作态度,现在重要的是进一步探查这个未来产物的“各类边界”——它最多一天可以出输出多少货物,我们又能够一天运输多少物资?
采购物资的总量肯定有限,在还没有找到完全平衡贸易办法的时候,小刘同志带来的一千万元启动资金应该如何运用?如何分配采购的比例,才能够保证这些紧缺的物资都用在刀刃上,同时不会造成特殊化的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是如何平衡从这里采购产生的资金流出?小刘同志在一开始就汇报了,购买东西是肯定要花钱的,食堂系统的产出,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