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华国的民族古典太深邃了,也导致风格流派与地域区分......太多太杂了!!
没有一个“代表性”!
浙派民族乐风韵十足,历史悠久,但能代表整个华夏嘛?
费点劲!
因为独特。
西北老秦潇洒大气,但能代表整个华夏嘛?
也费点劲。
也是因为独特。
多元化的文化,大概就会头疼在这里了。
所以,在表现整个华国的时候,用民族乐,很难形成一个包罗万象且统一的印象!!
让外国人更加认识华国,在宣传上,一定是要做好一个统一的文化符号的。
可惜了。
文化底蕴太强的“弊端”也显现出来。
.......咋踏马统一.......
欧洲一个国家一个省那么大.......风格自然好统一。
土地大的历史短的,自然没那么多时间百花齐放。
但俺们太大了,太多了,也太悠久了.......么得办法啊.......
所以,想要让外国人对华夏文化感兴趣,去学习研究,发现这些厚重的美。
只能先用他们熟悉,习惯,了解的方式,进行一个具体的印象传播。
即西洋乐器演奏华国风格的西洋乐曲!!
所有华国的作曲家,几十年来,都在这个领域之中尝试着。
也不乏无数优秀的作品。
在文化创新越做越好的整体大趋势下,一个愣头青登场了。
从主旋律的华国风小提琴曲《金色的炉台》,到以西洋古典乐的形式,演绎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
似乎这已经很了不得了。
《梁祝》,在国际上,有着至关重要的文化地位!!
人们似乎觉得,这样也就差不多了。
但紧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