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的人看着前方不远处,座椅背后的小屏幕,屏幕中正放着《尼伯龙根》的海报,故事简介,以及各个人物角色介绍的滚动条幅。
舞台边缘下方,是黑底红字的字幕。
届时,台上台下都会有字幕注解,无论是哪种观看习惯的,都能第一时间看到歌词翻译的字幕。
而此时,对这部作品最为好奇的,自然就是阿登纳与拉森!!
拉森自然不用说,生长于北欧的他,几乎可以说是听着北欧神话长大的。
而阿登纳,作为德国这么大块的音乐家,对于艺术领域研究极高,曾经在研究中古德语的时候,就曾研究过这本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
音乐创作,尤其是大型管弦乐史诗音乐的创作,对创作者宗教,神话,哲学上的要求极高。
有了创作者,自然也就有了表演者。
表演者若对这些知识不够了解,根本难以演绎的尽善尽美。
更何况,台下的大佬们,有鉴赏家,有艺术指导家。
脑子里面这些边缘知识的储备量可是极佳!
如果李文音的这个作品,在艺术加工的风险中,有任何的失误,甚至是任何观念,都很容易被无限放大。
而如果仅仅是平淡的叙述神话故事?
那李文音的名声就彻底毁了,充其量也就是个又臭又长的作品罢了。
想到这一层的阿登纳与拉森,对视一眼。
有好奇,有兴奋,也有些担忧。
而台下华国的官员与音乐从业者,也略有兴趣的点着头,好奇的等待李文音接下来的演出。
可以说,此时无论对李文音有什么看法,这个时候,全员都在支持李文音。
这可是华国青年一代的音乐之光,驾驭这样其他民族文化的题材,又能做成什么样?
李文音没有说话,伸手这么一示意,众人的目光便看向了侧台。
随之上场的,是乐团的乐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