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们身上有瘟气,好后生,你赶紧走吧!”
原来…
那一年,也就是173年的春天,洛阳周边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死难者多为无钱救治的贫民。
连锁反应是,人口买卖市场惨淡,一是怕传染,二是瘟疫之下,连官员家庭都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省下来钱救济宗族亲友。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后来吟出这一句诗的时候,脑海中…多半也曾想到过173年的那个春天,想到他即将及冠时,经历的这场特殊的成人礼吧?
瘟疫!
情况都这么危急了,可百姓们还有良知,对他曹操抱有善意。
那是曹操第一次回望洛阳,回望那高大的城头,他在想,洛阳城里的统治者在干些什么?勾心斗角、相互倾扎、争夺利益,置万民困苦于不见。
百姓没有吃,没有穿,没有住,却依旧安贫乐道,试问这世间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子民!
他们眼看着被饥饿与疾病吞噬,却无能为力。
那一刻,曹操心潮起伏,再次回望洛阳,皇帝近在咫尺,却不问民间疾苦,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民为刍狗。”老子还说,“天地间百姓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可惜…
圣人已不再,这些大道理被如今的士人抛之脑后,就像是丢弃垃圾、糟粕一般。
壮游的旅程还在继续。
之后曹操出了洛阳,奔渑池,这一刻…计划中春暖花开并没有来临。
反倒是春寒料峭,一株株柳树灰秃秃的站着,好像生命已经被严寒捋去。
曹操去拜会因为党锢之祸,被驱逐出京都梁衡的私学。
曹操记得拜别梁衡时,他拉着自己的手,语重心长。
——“孟德,在家千番好,出门事事难,你能来壮游,看看天下的状况,这很好,希望你回去能在壮游报告中反映民情,让天子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