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的问题在于地方氏族的盘根错节、派系复杂,在于权利的分配,分配自己人多一些,徐州的土著就会不满意,从而埋下隐患!
可若是分给徐州土著的多一些,那徐州似乎…又脱离了曹操的管控。
可是…羽儿提出的这徐州人治徐州?
从字面意思来看,并不复杂,就是曹操把军权、政权全部还给徐州人…
如此,权利分配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但…
尽数委任出去,那徐州还是曹操的么?这是不是有些太大胆了?
带着这样的怀疑,曹操接着往下看…
就这么一看的功夫,两个字映入眼帘——制衡!
荀彧将陆羽的见解总结的十分到位——徐州,三股势力,彼此制衡,三足鼎立,相得益彰!
嘶…
曹操多聪明,他一下子就从这当中寻觅出一些内味儿来了。
“丹阳派、名士派、庶人派?羽儿是要让这三股势力彼此制衡,三足鼎立么?”
这个观点很新颖,让曹操眼前一亮。
他恨不得一下子把这信全部读完,可…竹简很长,一眼根本就望不到头,曹操耐心的,一字一段的看。
而接下来的大段内容,均是荀彧总结的“徐州自治”、“彼此制衡”的观点,曹操越看越如醍醐灌顶…越是拍案叫绝。
“妙哉,妙哉!”
这一封回信中,陆羽的思路固然极其新颖,可荀彧的总结、归纳更可见文笔功夫,激动之余的曹操双拳紧握“砰”的一声,重重的砸向案牍。
他懂了,完全懂了,此前…他与戏志才、荀攸提起徐州治理时,总是围绕着徐州权利的分配。
可是这些,都没有切中要点。
而陆羽的话、荀彧的总结中,一个“自治”,一个“制衡”,只这四个字、两个点就完全将徐州的局势迎刃而解。
军权,政权,呵呵…他曹操根本没必要去争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