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后,心里长舒了一口气。老院长不愧是当年能够在法国的手术室里果断进行徒手止血的狠人,对于患者情况的判断简直和状态栏有的一拼——患者吐出第一口血后,孙立恩才从状态栏上看到了(轻度dic)的状态提示。而与此同时,吴院长就已经开始安排输注冰冻血浆和全血以补充凝血因子和患者失去的血液。第二次吐血后,吴友谦院长直接决定对候慧英进行栓塞止血。这应该是已经判断出了患者出现了dic症状,所以才会选择这么坚决的止血手段——真是快准狠的决断。
孙立恩开始见贤思齐焉,开始反思自己平时在医疗活动中,过于注重检测证据会不会影响抢救的及时性。然而在一番深思熟虑后,孙立恩有些沮丧的发现,吴院长的这一套技术,他根本就学不来。
仅凭一些间接证据就进行高风险治疗,这大概也就是吴友谦这种院长级别的大牛才敢做。人家见过的病人大概比孙立恩见过的姑娘还要多出个几百倍。其他医护人员也不会对吴院长的判断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但孙立恩不行,哪怕他已经在院内有了些名气,但毕竟还是个需要使用其他人处方权的规培医。比起靠惊世骇俗抢出一点时间来治疗,还不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检查,然后用切实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诊断方案。这样总比诊断时遇到其他医生的反对意见,然后还得花时间说服对方来的稳妥。
花了好一段时间思考,结果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复制对方这种更加有效的做法。在明白了这个事实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几乎无法排解的郁闷和沮丧。孙立恩自己在沮丧的同时,也忽然有些了解徐有容、袁平安,甚至帕斯卡尔博士的想法了。
明明看见了一条路,可自己却根本走不上去,原来是一件这么令人沮丧的事情。
·
·
·
“栓塞出血静脉?”介入手术室里,几个年纪不太大的医生面面相觑,他们聚在一起讨论了一下,然后摇头道,“吴院长,这个手术难度太大,我们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