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毕竟还知道设局,可这局在大理寺面前却连一个回合都没走到便下了台。
于是,眼下几国使节,除了走丢了小族长的乌孙人,剩余的通通被“请”到了大理寺。
甄仕远的声音在朝堂中响起:“眼下,这几国使臣做的事臣虽然清楚了,可他们到底不是大楚人,是以,臣也不知道该如何定夺。”
女帝听罢,额前的垂帘微微晃了晃,却并没有出声。
眼见陛下不说话,其中一个礼部官员见状,在周边同僚的示意下出列道:“他们毕竟不是我大楚人,依臣看,不如修书一封着人将这些人送回倭国、高句丽以及天竺之后,交给他们的陛下,由他们自己的陛下发落更好。”
这些人事情虽然做了,可一来自己不是大楚人,二来下手的对象也非大楚人,此事,大楚委实不好出面干涉。
当然,说出这些话的礼部官员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这种事当然是最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早解决,他们礼部在其中毕竟也有些错处,如此和稀泥,将事情交由这些异邦使节他们自己的天子自是最好的。左右,此事跟他们大楚并无什么关系。
这话一出,甄仕远却挑了挑眉,罕见的没有默不作声,而是毫不客气的出声道:“我大楚百姓若做了错事要受律法制裁,他们做了恶事却还能被如此毫发无损的遣返,如此视我大楚律法于何物?”
没想到一向还算有些眼色的甄仕远今日突然来了这么一出,跳出来的礼部官员脸色不佳:这姓甄的是不是吃错药了?这又不是大楚的事,管那么宽作甚?
甄仕远看了眼那礼部官员的脸色,便知道对方心里不痛快。笑了笑,道:“据倭国和高句丽使节所说,两国眼下正在为争夺海岛部署,此战一触即发,少的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我等若是这等时候将两国使臣遣返回去,不就成了现成的借口?届时,高句丽和倭国之间必有一战……”
有一战便有一战,这姓甄的怎么那么多事?礼部官员听罢心里更不痛快了,有些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