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殖民地的根基就削弱一部分。
这个时代坦克没有出现(程攀一直藏着捏着),双方都是工业国机枪大炮这些不易机动火力强大的防守式武器很多加上法国是境内作战,后勤调动要比德国方便,德国人到底还是没有攻陷法国巴黎,比历史上的成绩要好,半个巴黎被火炮打的一片狼藉。这个时候的德国人还是有节操的,对于往居民区里扔白磷弹这种行为还是做不出来的,嗯,也许是害怕法国采取同样的报复行为吧。马恩河会战拉开了所有欧洲人都不愿意回忆的漫长拉锯战。
虽然德国比历史上要占据优势,但是在这个时代欧洲的科技对防守一方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至于坦克就算欧洲人现在研发,搞出来的也绝对是大游民那样跑个几百米就抛锚的坑爹货。战车是需要一个国家工业系统的研发的,一两年之内是搞不出来的,在战时国家资源全力向现有稳定的武器生产线上投入,争取变成压垮对面的最后一根稻草。更不可能支持花费缓冲时间长的研发过程。
后世对小毛奇对斯丽芬计划执行做了改动,有非常大的争议,程攀无法评价这种争议,但是在战场上如果指挥官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动作战计划,那么还要指挥官干什么。程攀对斯丽芬计划执行失败只有一个评价,那就是德国国力还是不够,如果是现在的中国要对东南亚发动战争,在西南军区300万军队可以迅速动员,整个南中国的工业会通过铁路对西南支援。
人类历史进入工业时代后的名将往往是悲剧的,因为他们的战绩往往是自己是弱势的一方发动反击,造成悬殊的战果从而成名的,而强势的对面也有同样水平的将领,如果这些将领不充分调动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他们的战绩没有悬殊的对比往往被人忽略了。战争国之大事,是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的终极较量,欧洲战争必然是一场比拼工业,资源,人口以及国家意志的终极较量。
欧洲慢慢的打,程攀这时候也没有暴兵抢东南亚的打算,镰锤社现在在集中资源攀时代。一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