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_app(35770252772134565292251052017426469278093675536807)
在楚辞《渔父》篇里,故事中./共有两个主人公。
其中一个,自然是遭遇贬谪,行至江潭的三闾大夫屈子,至于另一个,则是乘舟而来,揖歌而去的渔父。
屈子不能融入腐败的朝堂,也无法与当世的黑暗的政治同流合污。
他因“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遭到贬谪,即使已经形容枯朽,仍然不改其志。倘若黑暗的环境无法被改变,他便宁愿葬身鱼腹。
渔父在听了屈原的自白后不由大笑出声。他问屈原为何不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随波逐流,与世推移。
正所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既然沧江水浊,那便弄浪濯足。何必非要让自己作为举世难容的清流,然后落得如此落魄的地步?
在这篇文章里,屈子与渔父的清浊之辨,一正一反,却都同样入世而不避世。
这就代表着,当属于《渔父》的意境以后,对于混乱、污浊而疯狂的神明,意境绝不会袖手旁观。
在派出的肮脏混乱被渔父和蔼容纳以后,疯狂之神鲜明地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正在被这片崭新的神域剽夺。
那明明只是两个普通的、看起来甚至还有些落魄的男人。
在他们的身上,疯狂之神至今也无法感受到攻击或者毁坏的力量。
可他们给出的反应,做出的回应,却比毁灭的力量更让人觉得棘手。
秀美的眉头紧紧皱起,疯狂之神一连做下了许多种不同的尝试。
祂用最疯狂的幻境将岸上的士人淹没无数次,然而却没有一次,士人对着无可战胜的力量投降。
这个形销骨立的落魄士大夫每每抗争到最后一刻,然后带着满腔的悲愤和孤高毅然投水。
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