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闭门自省,还要下罪己诏,他却说无妨,不过是年久失修罢了,天子整日闭在宫中,容易被人蒙蔽,只要不扰民,出巡无妨。
“天人感应”说虽然蒙住不少人,但在真正的名士之间,“不问鬼神”的态度才是主流。
而在史书上,敢于犯颜直谏,舍身报国的,往往也都是这样的人,皆因这种人连鬼神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怕的?只要认准自己的理,死而无悔。而一位君王能否容纳这样的臣子,往往便成为他是昏君还是明君的标准。
当然,凡事不能有过,像明朝那种“平日束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恩”的所谓“清流”,则是过了,精神可嘉,于国无益。
正是因为自己父亲唐敖也是这样的人,唐小峰对这些人自然有着足够的了解,所以他刚才发誓时,不以仙佛起誓,只以先祖和自己的身后之名立誓,反更让这些人深信不疑。
皆因这些人不敬神,不拜鬼,但却不辱先人,不求一世富贵,只求问心无愧,不怕粉身碎骨,但求万古流芳。
当然,唐小峰也不是胡乱起誓,毕竟五德之气虽然真的落在华山,但却真不是他的错,让白话去偷游仙枕时,他可没有想到五德之气竟然会在一个枕头里,而紫芝把这个枕头抱去睡,那就更是意外。
就算是他,也不会随随便便拿自己的爹娘和先人乱起誓。
座上众人在那议论纷纷,他们读的是圣贤书,龙族假借天命,欲“替天行道”,虽能哄住不少人,在他们眼中却是荒谬。虽然如此,唐小峰却也知道,像他们这类人,若遇明君,便是栋梁之臣,但遇到李显这种昏君,往往因过于梗直,不懂圆滑,很容易便失势,想要指望他们改变朝廷的态度,只怕很难。
在他们议论之时,唐小峰却又抽空看向李隆基,李隆基却只是沉吟,看不出他的态度。
这些人从一开始就不信龙族抛出的“替天行道”说,对五德始终说与天遣论更是嗤之以鼻,看穿龙族的司马昭之心,自然好说话,只看姚元崇在皇宫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