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我没那本事,也就闲得没事瞎看看。”
说了几句,冬麦对彭天铭印象倒是不错,看得出,这个人爽朗大方,也是一个干事的人,沈烈倒是夸得不错。
说话还算投缘,便提起来机器调试的事,彭天铭说:“我在天津专门进修过,本来以为自己学了不少东西,可是和沈烈合作了后,才发现他下的功夫真大,不是我进修学得那点干巴功夫能比得上的,许多东西还是得实际经验操练,这点我比他差远了。这次他不光是帮我们安装机器,还教了我们不少知识。所以我爹一直想着,如果可以,请他帮我们把关采购机器。”
这件事,他们之前提过了,不过冬麦估摸着,沈烈未必答应,毕竟挣钱的路子很多,沈烈自己也想尽快将自己家的梳绒机给转起来。
当下冬麦便道:“这主要是看他自己了,他这个人想法太多,也固执,一般人想劝,根本劝不住。”
彭天铭听到这话,看着冬麦,便噗嗤笑出声:“我本来打算走夫人外交路线,劝劝你,让你帮我和他说一下,兴许他就愿意了呢,敢情你这是一下子把路给堵死了啊!”
冬麦倒是意外,没想到她竟然直接这么说,也忍不住笑了,心里对她的好感增加了几分:“就算他忙自己的事,如果彭姐有用得着他的地方,就是一句话的事,彭姐随时叫他就是了。”作者有话要说:可能在机器那一块大家觉得花费了不少笔墨认为有点水,其实这就是沈烈后来无往不利的基础,这种改造梳绒机,将来会和中外联合研制的自动梳绒机相媲美,会分梳出走向世界为国家创造外汇的产品。
这一点我也是结合了真实的产业发展史,包括唐山的试验,包括天津技术人员在这方面的贡献。
如果前面不花笔墨,后面所有的成就都太过一蹴而就金手指。
至于有读者偶尔会觉得沈烈是重生的,但其实,沈烈做的事情,我是参考了产业发展史以及多个人物创业史综合出来的。
有些过于杰出的人,比起同时代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