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收点钱,倒也不算很亏。
陈元鹰满意地笑了:“既然大家无异议,若无要紧政事,不妨随本王先去临香阁看看?”
朱自梅与杨浩、麦故均欣然应允:“王爷说得是,微臣正有此意!”
……
临香阁原本是王府里专用来听戏的一处宽敞跨院,先前陈元鹰入住后,已令恭伯拆了那搭高的棚子和戏台,换衣室,空出来的地方便有两个跨院那么大。
待陈元鹰率众属官们来到这临香阁,上面的匾额已被摘下。
“朱大人为这里再取个名吧!”陈元鹰含笑道:“本王文采不佳,就不怡笑大方了!”
朱自梅微一思索,笑看着众文官下属:“不如简单些,就定为育才馆?”
众文官们顿时皆大赞。
“可!”
“大善!”
“培育人才,这个名字好!”
陈元鹰笑了。
他在那《三字经》的第一页里,就写了“育才”二字。
所以,这位朱长史有时候还是很会体会上意的。
他也不说破,示意宫林:“记住了,稍后速速换匾!”
待他们再不慌不忙地进了院子里,闻讯的恭伯就迎了上来,先给诸位大人见礼,再向他汇报:“启禀王爷,按您的吩咐,奴才把馆里分成了两个班,前面的正屋是童生班,后面是秀才班。左、右厢房供讲课老师休息和备课。需要的桌椅可以在下定之后的两天内,全部送到。”
因为来授课的老师就在王府内住,所以休息之所只备了小榻和教案,没有放床和梳洗之物。
陈元鹰不置可否,径自走进童生班的屋子里一转。
嗯,左、右虽然不通风,但前、后是通风的,地方较大,可同时容纳二十余名幼童学习。
他再拐进后面的秀才班,这一间房的面积相对少了些,但也可以容纳十来名少年在此学习。
原本在耀华国,也就十岁以下的童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