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说是在衡量着建立内阁制度的利弊之处。
若是建立内阁对于自己处理朝政来说自然是有大利之处,可是世间万物就如阴阳八卦,总有对立面会存在。
既有大利之处,自然就会有极大的弊端从中滋生。
有利之处自然就是可以减轻自己的压力,对于各地州府呈交到京城的奏折,可以快速的批阅完毕及时返回施行。
弊端嘛自然就是内阁容易势大,无形之中会架空皇权啊。
自己自然是不怕的,可是下一任皇帝呢?乃至几代以后的后继之君呢?
万一自己的子孙后代之中遇到了不成器的玩意,内阁的弊端将会无限的放大开来。
那个时候内阁的存在就不是帮助当朝天子快速有效的处理朝政了,而是会祸乱朝纲,危急天下。
要不先尝试着建立内阁试一试,一旦发现了其中的吧弊端,在自己百年之后再行撤销内阁!
可是一旦开了这个先例,万一后继之君也跟自己一样心生懒惫之意,重新建立起他们压制不住的内阁又该怎么办呢?
内阁!
内阁!
要不在建立内阁的同时,再建立一个节制内阁的衙署?
可是该以什么样的衙署来节制内阁呢?
最起码得保证两点才行。
首先,这个衙署不能跟内阁官员结党营私,狼狈为奸;其次这个衙署有节制内阁官员的权利,却不能干涉内阁的正常运转。
东厂?西厂?这种由太监建立起来的,必须依靠帝王的势力?
这个念头刚一闪现,柳明志马上就抛出了脑海。
宦官手握大权,弊大于利啊。
因为他们是皇帝的近侍,一定的程度上有着很大的可能会左右皇帝的想法。
还是原来的想法,自己虽然不怕,但是后世子孙却不一定能有效地利用好这一势力。
予权以宦官这个先头自己绝对不能开,否则定然会后患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