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昌说:“我们机床上的继电器比这打包机上多得多了,电气接点上千个的情况都有。早先的时候,我们的机床也有你说的这种毛病,就是接点容易氧化,导致接触不良。后来,我们从rb引进了技术,用plc代替继电器,这些毛病一下子都解决了。”
“没错没错,我要的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c,怎么,你们临一机能搞出来?”毛亚光问。
“plc,也叫可编程控制器。现在国内搞这个东西的,还得属我们临一机是最专业的。”韩伟昌随口便吹嘘了起来。
plc技术是60年末从美国起源的,至70年代中期进入了实用化阶段,到80年代就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我国国内在70年代初即开展过相应的研究,1982年研制成功了国产plc,并在小范围内得到了推广。由于国产plc与国外技术差距较大,80年代我国工业企业使用的plc主要来自于进口,一些研究机构则引进了国外的plc产品进行国产化研究,以期实现进口替代。
在plc得到广泛应用之前,机器设备中的控制逻辑是由一组一组的继电器来实现的。使用继电器的缺陷在于成本高,线路复杂,容易发生故障,而且一旦发生故障,查找故障点非常困难。
plc是用集成电路里面的电子元件来实现电路的通断,没有了电气触点,因此不容易发生故障。plc的控制电路非常简洁,即使是出现故障,查找起来也非常方便,因此深受机械工程师和维修工人的喜爱。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电气控制都能够用plc替代的,继电器直到今天仍然有广泛的用途,这就涉及到机械设计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了。
90年代初,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在尝试使用plc实现机械中的电气控制,但因为懂行的人不多,大多数企业对于这项技术还是望洋兴叹。还有一些企业由于领导思想僵化,墨守陈规,原本可以应用plc技术,却依然抱着几十年前的产品设计不做改进,这也导致了plc的应用不尽